初冬的興化灣,迎面撲來的海風顯得有些寒冷。這里曾經是一處荒山坡,歷經11年的建設和發(fā)展,如今已成為一個新興的核電基地。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“華龍一號”示范工程就落地于福建省福清核電廠(以下簡稱“福清核電”),這片貌不驚人的東海之濱吸引著世界的目光。
開展技術改造把安全風險降到最低
站在福清核電辦公樓頂瞭望臺,百米之遠的5號、6號機組主體廠房盡收眼底。1號至6號機組沿著興化灣海岸線從西向東一字排開。目前,5號機組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,6號機組已進入設備安裝高峰期。
生產區(qū)6座圓柱形高大建筑物,就像6個堅硬的“碉堡”,它們是發(fā)電的核心廠房!鞍踩窍鄬Φ模皇墙^對的。安全是可控的,事故是可以預防的。”日本福島核事故后,福清核電廠汲取經驗,開展了一輪改進行動和技術改造。
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兼福清核電項目部總工程師邰江向記者介紹,福清核電1號-4號機組積極借鑒國內同類型核電建設經驗,實施多項重大技術改進,完成設計、施工實體改進和分析論證等改進共14項,包括乏池應急補水和監(jiān)測改進等。從設計源頭到現(xiàn)場實體,全面落實了福島改進項的設計要求、設備和現(xiàn)場施工要求。
據介紹,“華龍一號”(5號、6號機組)為三代壓水堆核電,是我國自主創(chuàng)新成果,設計壽命為60年,反應堆采用177堆芯設計,堆芯采用18個月?lián)Q料,電廠可利用率高達90%,創(chuàng)新性采用“能動和非能動”相結合的安全系統(tǒng)、雙層安全殼等技術,在主體土建工程上做到防御9級地震和抗大型商運機撞擊標準要求。這些進一步提升了機組的安全水平,在安全性上能完全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要求。
福清1號-4號機組投入商運至今,與同等規(guī)模的化石能源相比,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3399萬噸、二氧化碳排放8080萬噸,造林24.75萬公頃。累計向國家納稅20億元,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、環(huán)境協(xié)調發(fā)展。
據福清核電相關負責人介紹,1號-4號機組投入商運至今已累計安全發(fā)電近1100億千瓦時。5號、6號機組全面建成后,預計福清核電年發(fā)電量可達到500億千瓦時,年產值約200億元,可拉動地方經濟3000多億元投資,增加3萬人就業(yè)。
開展科普活動讓公眾不再“談核色變”
走進福清核電2800平方米的宣教展覽中心,記者看到沙盤影院、核技術與核電、核知識普等多個圖文并茂的互動展區(qū),公眾從中可較為全面了解我國核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、核應用、核安全等知識。
“我們需要在強化核設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,通過多種方式讓公眾認識核電、信任核電!备G搴穗婞h建工作處相關負責人說,近年來,福清核電以“囯之重器”品牌為契機,積極開展主題講座、科普進校園等活動。其中,“魅力之光”活動,僅福清、福州、惠安兩市三地中學生及大學生參與人數(shù)今年就超過10萬人。福清核電作為全國核科普教育基地,累計接待公眾參觀達3.5萬人次。
“隨著核電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,公眾支持度已成為推進核電建設的必要條件,這就要求核電公司把面向公眾的科普宣傳放在重要位置”,相關負責人介紹,福清核電在核電科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通過邀請市民參觀、專家講課、新媒體互動等多種形式,向公眾科普核安全知識,讓人們認識核電,不再“談核色變”。
福清核電秉承“立足福清、深耕福建、輻射全國”的科普宣傳工作思路,以宣教展覽中心為平臺,與地方旅游局聯(lián)合開展核電工業(yè)旅游,深化福建省首家核電工業(yè)旅游示范單位的品牌示范效應,堅持通過“請進來”與“走出去”相結合的方式,開展形式多樣、內容新穎的科普活動。
同時,聚焦關鍵群體,深化品牌活動,多維度開展核電科普及公眾溝通工作。邀請學生、專家學者、社區(qū)公眾、政府官員、員工家屬等群體走進核電,近距離感受核電的魅力。做好核電科普旅游及科普講座,先后開展第七屆“魅力之光”核電科普知識競賽暨夏令營、中核集團第五屆科普開放周、中國核電“我參與我了解我支持”主題公眾溝通、全國科普日、公司三大科普品牌、家屬開放日等專項活動。